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栏目 > 财政预决算公开专栏 > 政府预算
关于魏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时间:2025-02-05 14:22:30

关于魏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5118日在魏县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魏县财政局局长  刘宇涛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魏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体制改革,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以“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基本管理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配置,调整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工作大局为魏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财源支撑。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总计完成598534万元,包括: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3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8974万元、上年结转1781万元、调入资金等8339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9100万元。支出总计完成591926万元,包括: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455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67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470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660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总计完成160548万元,包括: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927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817万元(其中含超长期特别国债10000万元)、上年结转353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29100万元。支出总计完成140901万元,包括: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90971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993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19647万元(其中含超长期特别国债10000万元、专项债券964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总计完成152万元,包括: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9万元,上级补助13万元。支出总计完成152万元,包括: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支出(上级补助支出)13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39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总计完成147935万元,包括: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4272万元,上年结转73663万元。支出总计完成73297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新增结余97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4638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债务限额85.83亿元。截至2024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83.24亿元,低于限额2.59亿元。

2024年共发行政府债券13.4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7亿元,专项债券10.79亿元。按照上级要求,一般债券分为两个使用方向:一是安排用于省道S349束左公路魏县绕城段改建工程(新南环)等4个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建设1.36亿元,二是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1.34亿元;专项债券分为三个使用方向:一是安排用于魏县人民医院科研教学楼等15个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建设6.01亿元,二是用于化解存量隐性债务3.54亿元,三是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1.24亿元。全年共偿还到期债务本金3.7亿元,未发生逾期情况。通过有效管控,我县未被财政部列入政府债务预警或提示地区名单,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六)落实人大决议和重点工作情况

一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按照县人大第十七届五次会议有关决议,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全面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工作要求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1.财税收入实现企稳回升。2024年以来,经济运行呈现出“前高、中低、后扬”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减。通过财税战线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减税降费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带来的不利影响,财税收入在极度的困境中艰难地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县全部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9.5亿元和2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分别增长0.3%和4.8%,为县域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2.争取资金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争第一、创唯一”的工作要求,县财政局积极发挥引资主渠道作用,协调配合县发改部门做好政策解读和辅导,全力开展中央预算内基建、政府债券和增发国债等资金争取工作。全县各部门共争取各类资金54.7亿元,同比增长13.7%,较好地保障了我县各项事业发展和民生支出需要。其中: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4.9亿元、政府债券资金13.5亿元、国债资金1.1亿元、金融工具及其他资金5.2亿元。

3.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2024年预算执行中,严格按照民生优先的原则,统筹财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三保”及政府安排的重点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三保”预算实际支出24.3亿元,预算执行率达到97.8%,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14亿元,“保工资”支出10亿元,“保运转”支出0.3亿元。教育、社保等十四项重点民生支出达到48.5亿元,支出占比达到85.9%,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保障重点更加明确。

4.过紧日子要求全面落实。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要求,集中财力保障“三保”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项目支出,全面应对新时期财政面临的严峻形势,从严格预算执行、规范政府采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降低机关日常运行成本、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将过紧日子要求常态化落实到日常资金保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过紧日子在全县成为习惯和常态。 

5.财政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按照上级部门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圆满承接并完成了各项改革目标和任务,尤其是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库款调度管理、预决算公开、风险隐患防范化解等方面积极进取,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运行和财税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传统税源不断萎缩,新增税源尚未显现,财政持续增收出现瓶颈,收入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三保”及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造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大幅短收,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尖锐,财政“紧平衡”状态不会短期内改善;三是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资金低效、无效使用和浪费问题仍然存在,历史欠账包袱依然沉重。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努力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开源节流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十五五”规划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县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深入分析当前财政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围绕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全面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管、涵养培植新增财源、优化调整支出结构、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等重点任务,千方百计破解当前财政困局,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预算编制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集中财力保基本。准确把握当前财政“紧平衡”的新形势,全力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继续把落实“三保”责任作为预算编制的首要任务,时刻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切实保障重点必要支出,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二是精打细算硬约束。充分认识财政面临困难和挑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实事求是、科学预测、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关键处、紧要时。三是深化改革求突破。精准推进当前财政工作“争第一、创唯一”的新要求,在继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涵养培植新增财源、优化调整支出结构、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上争创一流,谋求突破。四是强化管理重绩效。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预算管理理念,继续强化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提升县级预算管理水平,突出问题导向和整改长效机制建设。五是统筹发展防风险。完善重大风险处置统筹协调机制,加大县级财力下沉力度,向最基层和最困难领域倾斜,兜牢兜实民生支出底线,合理安排县级新增政府债务规模,强化落实还本付息资金预算安排,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收入总计安排567623万元,包括: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355万元(同比增长4%,其中:税收收入144355万元,非税收入64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3187万元、上年结转6608万元、调入资金49473万元。

根据收支平衡原则,支出总计安排567623万元,包括: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865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67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3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收入总计安排125364万元,包括: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038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4952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3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3911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3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28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200万元、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20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1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17万元;上年结转19647万元。

根据收支平衡原则,支出总计安排125364万元,包括: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8321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2150万元、调出资金100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收入总计安排313万元,包括: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

根据收支平衡原则,支出总计安排313万元,包括:按政策要求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00万元;按照规定用途用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支出13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收入总计安排174419万元,包括: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9781万元,上年结余74638万元。

根据收支平衡原则,支出总计安排174419万元,包括: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8029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94120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5年,计划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方式举借债务支持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目前,省财政厅尚未下达额度。其中:再融资债券方面,已上报申请3.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项目方面,县财政和县发改部门正组织项目单位全力储备申报;一般债券方面,上报了省道S349束左公路魏县绕城段改建工程(新南环)等县重点项目。2025年计划偿还政府到期债务本金3.7亿元,已全部列入年初预算。

三、2025年财政工作安排

2025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稳固财源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企业稳存量,多元治税拓增量。县财税及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全力推进县乡一体化综合治税,统筹有效信息堵漏增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税源监控,确保现有税源稳定,潜在税源应收尽收。二是聚焦上级政策投向,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协调县发改部门研学上级有关政策,强化园区产业项目包装,统筹争取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发挥财政投资拉动作用。三是积极对上争取,用足用好上级政策。继续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管理,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优化资金投向,有力支持扩投资、稳增长。

(二)坚持尽力而为,有效保障社会民生。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坚持以收定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遵守预算管理制度,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二是加大民生投入,坚守民生底线。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三是强化预算约束,完善制度措施。坚决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断压实支出责任,让过紧日子成为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自觉遵循的原则,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形成长期过紧日子的良好氛围。

(三)兜牢财政底线,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强化债务管理,坚守风险底线。继续按照“适度举债、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细化债务管理目标,实施政府性债务管控,提高债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切实杜绝新增隐性债务。二是硬化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增强财政统筹能力,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系统构建财政预算治理新框架,在“三保”领域坚持效率优先,提高财政支出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提升财政监督质效,突出评价结果运用。全面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对政府采购实行透明化监管,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成果与监督检查结果运用。

各位代表,2025年财政收支矛盾会更加突出,财政困难程度会进一步加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全面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按照县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决议和要求,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以实干笃定前行、以担当助力发展,为魏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力支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