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魏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学孔在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时间:2025-02-12 08:25:17

3.jpg

      2月11日,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上,魏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学孔以《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 全面提升县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为题上台作典型发言,全面展示了医院在推动医疗服务升级、助力区域健康发展进程中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果。

      李学孔在发言中指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的悉心指导下,魏县人民医院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医改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建引领发展是医院工作的一大亮点。2024年,医院创新性开展领导干部深入科室讲党课活动,精心打造的“党建引领 守护健康”党建品牌,成功荣获“魏县机关优秀党建品牌”称号。同年,在第十一届中国县域卫生发展大会上,医院凭借出色的服务质量和党建工作成效,一举斩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奖”和“党建领军人物奖”,成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不仅是对医院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积极践行“争第一、创唯一”理念的有力见证。此外,医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也表现出色,得到县党纪教育学习专班的充分肯定并获通报表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医院积极作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2024年,与北京协和医院、首钢医院、民航总医院、天津代谢病医院等京津冀知名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来自北京权威医疗机构的专家,每周日定期到院开展坐诊、查房、手术及讲座帮教活动,真正实现了让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顶级医疗服务。在学科建设方面,成果斐然,医院胸痛中心成功从基层版升级为国家标准版,成为河北省县级医院中唯一获此升级的单位;心衰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证,成功入选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单位;九个专科被认定为市级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更是成为市级重点发展学科。同时,医院被确认为京津冀医联体成员单位,并牵头组建多个县域医疗联盟,为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为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提升运行效率,2024年医院以绩效考核为关键抓手,围绕“质量、效率、满意度、可持续”四大核心指标,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强化数据监测与信息化建设。通过全面推广标准化临床路径、大力开展MDT诊疗、严格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岗位聘用直接挂钩,实行“末位约谈、首位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显著提升,考核数据持续向好。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慢病管理方面,医院同样亮点突出。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医院全面实施“13514”工程,推动五大共享中心及十四大管理中心高效运转,选派12名医疗骨干对12家成员单位(卫生院)进行帮扶,为乡村(社区)群众开展诊疗服务超1.4万人次,相关工作得到邯郸市政府副市长靳禄兵的高度评价,并带领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观摩团队莅临来院进行观摩。在慢病管理领域,医院创新性推出“23611”模式,构建起防筛在院前、诊治在院中、管理在院后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该模式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慢病管理优秀案例》,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来院调研,并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医院始终将急救体系建设作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持续加大投入。依托医共体心电中心,全力打造“心电一张网”,在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设立316个“心电驿站”,并在牙里、北皋、车往、边马四个较偏远的卫生院设立了急救分站,有效缩短急救半径和院前急救时间,成功构建起“15分钟黄金救治圈”。同时,积极推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已有15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新院区建设正稳步向前推进,两座现代化的住院楼已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与此同时,设计先进、功能齐全的门诊医技楼和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科研教学楼也即将竣工,标志着这座即将全面落成的智慧型综合医院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在医疗服务与教育科研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针对今年工作,李学孔着重强调,医院将坚定不移地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深化医疗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明确4项核心举措:第一,将创建三级医院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力求在这一进程中交出优异的答卷;第二,医院将持续推进各项建设项目与硬件设施的完善,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环境;第三,医院将紧紧围绕构建整合性医疗服务体系这一核心任务,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及慢病管理工作,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效能;第四,医院将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导向,不断优化患者就医流程与体验,努力谱写“人民医院为人民”的优质医疗服务新篇章。

      李学孔在会上分享的宝贵经验,让台下参会人员深受触动。魏县人民医院的发展成果,是自身砥砺奋进的结晶;医院的成功经验,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也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