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城乡携手合谱华章
时间:2025-02-05 09:06:43

过去一年,我市城市更新深入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乡村振兴步伐坚定,城乡面貌展现新颜值,邯郸这座城市愈发有气质、有品质、有温度。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立足本职,砥砺奋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扩能提质城市建设

如何让城市更舒适更便捷更宜居?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因地制宜开展城中村改造,打通主城区“断头路”,开展城市精细管理行动。

市政协委员李晖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程。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老旧小区改造就要在改造深度上更深一点、在改造广度上更宽一点、在改造模式上创新一点,努力做到精美、精细、精彩,着力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的“邯郸模式”。

“去年,邯郸交付‘烂尾楼’项目56个共3.5万套,圆了近30万群众的安居梦。这一成绩令人振奋。”2025年,我市将攻坚48个“烂尾楼”项目。市政协委员郭长印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保交楼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加强对保交楼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完善保交楼项目交付使用后的办证、物业等问题,解决入住居民的后顾之忧。

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楼梯陡、无电梯设施等情况,老人生活不便。市人大代表李卫十分关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问题。他建议,多层无电梯的老旧住宅,应增设电梯;小区道路可铺设防滑地砖,增设无障碍通道,确保轮椅、拐杖等能够顺利通行;小区公共空间开辟专门的老年人活动区域,配备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休闲长椅等设施。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到9.7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7.9%‌。网络购物体验,也逐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市人大代表姜凯宁建议,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楼栋单元为单位设置“快递格子”,打通居民网络购物的“最后一米”。市人大代表刘玲玲关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建议充分利用商店、小超市建站,拓宽寄递网络;以村委会为基础,联合供销社、电商服务站等优化布局,开辟新站点,多渠道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作为“压舱石”和“推进器”,在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做大县域经济,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魏县将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循环经济等九个产业方向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扩内需增动力。”苏雷芳代表说,特别是聚焦落实国家“两重”“两新”战略,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和地方债券支持范围,抓项目争投资,鼓励支持企业研究利用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数字消费、文旅消费、即时零售等多元消费场景。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市有36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纳入全省统计范围,涵盖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行业。市政协委员邰静红对此非常关注。她认为,各县域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精准定位特色产业,制定详细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和空间布局,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对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研发攻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强化上下游分工协作,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市人大代表王峰表示,曲周将全力以赴做强做大生物健康、自行车(童车)、新型电子材料、研学旅游四大主导产业,集中精力把县域经济搞上去;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创新,发挥国家创新型县优势,加强对外招引、对上争跑,建强经济开发区,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中小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市政协委员武一平建议,优化培育体系,遴选效益好、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进行上市培育工作,建立企业运行监测机制,动态增补入库企业;推动联动创新,引导各级各类创新中心建设共享实验室、共性技术平台,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强化产融结合,搭建多元化融资渠道;筑牢人才基础,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筑牢人才基础,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作为农业大市,邯郸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履铿锵有力。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对此十分关注,聚焦乡村振兴这一热点话题,话成就、说期待,积极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王洪成建议,强化结构调整主线,从重点开发农业生产功能,转向开发农业复合功能,提升农业文化、科技、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运动康养等价值,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坚持集群发展导向,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市人大代表张上岭、高划方表示,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办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持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乡村环境更宜居,让百姓生活更幸福。

农村美、农民富离不开经济发展。赵俊庭等代表建议,以“产业旺”促“乡村兴”。他们希望,加大农业产业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规模种养,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

“农村人居环境,直接影响乡村宜居度与村民生活质量。”市政协委员周海峰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建议:探索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对村容村貌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巩固提升整治效果。优化完善村庄路网,全面提升道路建设管护水平,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村内巷道硬化,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条件。打造特色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让各村的卫生黑点转变为各具特色的景观亮点。

 

来源:邯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