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
  
 
政策解读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党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正文

关于《魏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见》的政策解读

更新时间:2019-02-18 16:28:51点击次数:12507次

一、文件出台背景

按照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见》(邯政字〔2018〕86号)要求,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我县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制定了《魏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见》,已2019年1月26日第16届魏县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二、重要意义

该文件以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坚持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专用化发展方向,加强政策引导,集中资源要素,完善市场机制,推动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由生产向特产、产量向质量、产品向品牌转变,构建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需要。

三、特色产业类型

一)梨产业。适应国内外高端市场特定产地、特殊风味需求,发挥我县鸭梨等传统果品生产优势,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外向型基地,逐步淘汰低质低效和非适生区产能,提升企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在魏城镇、东代固镇、棘针寨镇、仕望集乡建设优质梨基地1万亩,大力培育鸭梨等特色果品品牌。

)食用菌产业。适应城乡居民关注蔬菜产地品质、追求蔬菜营养水平和安全水平的需要,着力提高县域主导产品集中度,推进单品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周年化生产。在院堡镇大力发展白灵菇,在魏城镇、东代固镇大力发展杏鲍菇,在车往镇大力发展香菇等优势特色产品1万亩。着力培育特色知名冀菜品牌,加快产地市场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和现代交易手段,主导品种专业化交易市场达到1个以上。

)甘薯产业。依托季节性休耕项目,在北皋镇、北台头乡、车往镇、前大磨乡、仕望集乡、南双庙镇、野胡拐乡、双井镇、大辛庄乡、沙口集乡等乡镇,建设漳河两岸万亩甘薯种植带,大力发展产地加工、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等,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四、发展目标

2022年,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种养环节增加值占全县农业增加值55%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农业特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5%以上,特色粮食占种植面积20%以上,特色蔬菜面积占40%以上,特色果品面积占30%以上。

五、工作措施

1.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结合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规划一批绿色主导产品适宜发展。瞄准市场需求,规划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引导资源要素聚集,协调各方力量深度参与,建设特色产业优势区和集聚区。

2.大小兼顾,利益共享。根据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差异,既支持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也兼顾一家一户小农生产的利益,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参与产业链各环节。

3.质量第一,品牌为先。用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等理念改造传统企业。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制定标准评价体系,推行全程规范化生产,建立追溯制度。立足区域资源特色,准确定位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名牌优质产品等,提高特色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4.龙头带动,融合互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同构供应链、产业链、物流链和价值链,与康养、旅游、度假和餐饮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上下游紧密协作的生产经营群体,提升市场竞争力。

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资源保护和废弃物治理同步推进,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六、对农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实施科技农业工程,能够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推进国家级后备农业园区和省、市级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打造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推进企业产品升级,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创意设计、提高科技含量和性能方面加大投入,推动产品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集成推广配套实用技术。

(二)实施绿色农业工程,能够提升基地建设档次。深入实施全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国家级后备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档升级。推广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在食用菌、蔬菜、果品、水产、肉类加工、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区。提升农田节水、统防统治、健康养殖和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水平。严格产地环评和认证,依据环境资源承载力确定生产基地建设规模,打造名特产品“第一车间”。

(三)实施品牌农业工程,能够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依托我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影响大、价值高、带动强的魏县农业品牌。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商标注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名优品牌,支持传统产品和名优土特产提档升级,努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打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准确定位,结合自身生产情况、经营特色,制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丰富企业品牌内涵,培育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支持龙头企业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手段,对农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完善品牌目录评价机制,将魏县优质农产品品牌统一入册,定期在魏县广播电视台、新魏州、邯郸农业产业化信息网发布,传播良好品牌形象。

(四)实施质量农业工程,能够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完善地方标准体系,结合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规范和国际先进标准。支持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和执行要求更严的企业标准,推行国际质量认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或无公害认证,依托省级农产品监督追溯平台,建立二维码追溯体系,培育高端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和执法体系,建立乡镇农产品监管检测机构,推进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实验室检测工作常态化,落实县级检测机构资质和资格“双认证”。

(五)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能够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树立全产业链经营理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实现一产为基、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坚持“前延后拓左右联”,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上游种养环节拓展,配套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养基地,发挥市场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园区向下游加工销售环节延伸,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园区的孕育衍生功能;围绕龙头企业经营和园区发展建设需要,配套发展包装、仓储、运输、电子商务等关联企业,发挥产业链的磁场效应。到2022年,争创特色产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

(六)实施主体培育工程,能够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依托农业大县资源优势,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到2022年,实现销售亿元以上企业3家。实施管理提升工程,对龙头企业经营者开展管理、营销、外贸、电子商务等专业培训,提升经营者业务能力;引导企业引进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科学分析、精准对接市场的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培养和引进一批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引导企业引进专门管理团队,实行现场管理,在生产一线推行标准化作业,提高管理效益。积极推进返乡创业支持政策,鼓励进城务工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发展特色种养业,创办农业园区,领办经营实体。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服务组织,提高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水平。

(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能够带动更多农民增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合同联结、合作联结、股份联结”等利益联结模式,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支持龙头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信息、市场、资金、品牌等优势,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以优惠的价格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生产资料,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农产品,带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文件链接:魏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见

(编辑:广播电视台)